
《秋安》
浏览次数:2551 发表时间:2016-8-4
本文青春气息浓郁,亮点是——真实。书中的三位少年带有比较鲜明的当代特色,尤其是安苹和秋水这两个人物,成长经历截然不同,将二人放在一起比较,仿佛秋水是安苹在镜中映出的影像,性格、生活态度等也截然相反。
作者在秋水这个人物上着墨很多,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由于家庭的破裂、父爱的缺失,导致秋水性格忧郁、敏感,心态消极。和想要逃离父母过度关怀的安苹正相反,秋水渴望得到父爱,渴望一个圆满的家庭,当遇到班主任安子默的关怀后,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,甚至觉得这种近似父爱的关怀能促使自己拨开心中的阴霾,开始崭新的生活;而看到安子默对待自己女儿的那种温柔后,她觉得失落又嫉妒,觉得只是自己的“一厢情愿”,于是这种矛盾心理一直折磨着年轻的女孩。直到文章的最后,秋水决定放弃对这种不切实际的感情的依赖,抛出电话卡的一刻,我清清楚楚看到一个女孩的成长,她从雾霾中走出,展颜一笑,开始一步步踏上人生阶梯时,那时候真想为她鼓掌,点明了《秋安》这个题目。
安苹这个角色是当代青少年的一个缩影。繁重的学业、升学的压力、父母的期待……使得现在的孩子们很少有时间去探讨自己的梦想。想反抗,但是不忍辜负亲情、想逃离,又不具备那种条件和勇气,只能将自己的情绪压抑在心底。有时候负面情绪增加,往往会和家长争执,如果不能及时沟通,很容易产生误解,导致和父母的隔阂。文中安苹虽然出走失败,但也意识了父母的不易和自己的冲动,反而更加珍惜这份亲情,也点明了《秋安》这个题目,再加上有周泉生这个“桥梁”般的人物,使秋水和安苹的成长路上有了小小的交集,文章的情节发展更为顺畅。
- 上一篇:《狮童》
- 下一篇:《漂亮的老师和坏小子》
